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环境报】绿色产业治沙路让乌兰布和“披绿生金”
时间:2023.07.11

从飞机上俯瞰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黄河“几”字弯边,一片金黄的沙漠中,一个个形似巨型魔方的固沙网格和圆形牧草基地点缀其间,绿色与黄色犬牙交错,逐渐融为一片绿色延伸至远方。

这里是中国八大沙漠之一的乌兰布和沙漠,曾是生命的禁区,是人与沙漠争夺生存空间的最前线。

如今,在沙漠深处,藏着一个中国最大的有机奶生产基地。草场中紫花苜蓿、燕麦流青溢翠,牧场里奶牛悠闲进食,白杨、梭梭树等为绿色边界“站岗”。人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万亩草场,探索出了一条“种、养、加”一体化沙漠有机循环产业链,走出了产业治沙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210万亩沙漠披上“绿装”

乌兰布和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境内,总面积1500多万亩,东部边缘的430万亩位于磴口县境内,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68.3%。

尽管黄河流经磴口县52公里,但是由于乌兰布和沙漠年均降水量只有14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可以达到惊人的2400毫米,每年有近2000万吨沙子从乌兰布和沙漠直接进入黄河。

治理好乌兰布和沙漠,对保护黄河和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意义重大。上世纪90年代后期,磴口县开始招商引资,陆续引进了蒙牛、中粮等企业,希望依托产业经济,探索沙漠治理和沙漠生态发展新方向。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在乌兰布和沙区开展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工作的探索,将沙漠生态治理和沙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磴口县委、县政府主动担当,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方式,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磴口县的防沙治沙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造林治沙到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治理的理念越来越先进、治理的方法越来越科学。“磴口县沙化程度持续减轻,植被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的能力大幅提升,农牧业发展条件明显改善。”磴口县委副书记李志雄告诉记者,磴口县以现代农牧业为主要抓手,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沙漠治理,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乌兰布和沙区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让210万亩沙漠披上“绿装”。

如今,磴口县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磴口县林草覆盖度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04%提高到目前的37%。

根据中国林科院沙漠林试验中心统计,乌兰布和沙漠的沙尘量较上世纪80年代减少了80%—90%,风速降低了21.41%。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向黄河输沙量由过去的7000多万吨减少到目前的370万吨左右,年降雨量增加到170多毫米。

30多万亩牧草绿意盎然,近13万头奶牛日产鲜奶1822吨,其中有机奶983吨,有机奶产量全国第一。

磴口县先后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获得自治区生态建设“绿化杯”奖。2021年,磴口县被国家林草局列入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乌兰布和沙漠的绿色循环模式也被写入蒙牛《打造绿色生态圈,推动乳业零碳发展》案例,并入选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与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联合发布《2022 企业气候行动案例集》。

产业治沙树立样板,首创沙漠有机循环产业链

时间回到2009年,蒙牛旗下圣牧的工作人员和一批地质专家、技术人员来到了磴口县的沙漠。经过勘探,他们发现乌兰布和沙漠恰巧位于黄金奶源带,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1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没有工业区,天然无污染,适宜发展畜牧业。

很快,400人的治沙团队进驻乌兰布和沙漠。一场人与沙漠的攻坚战正式打响。

参与拓荒工作的郜永军介绍说:“那时候没有路,我们开着车往沙漠深处走,大风裹挟着黄沙刮得昏天黑地。”

当年的艰难岁月,每一个参与者都历历在目。在圣牧草业防沙治沙纪念馆里,锈迹斑斑的推土机、沾着泥巴的军大衣和雨靴、款式老旧的头灯和对讲机,一件件拓荒阶段使用过的老物件记录和印证了治沙的艰辛。

沙漠里没有水,他们就引水灌溉,修筑水库储存雨水和河水;肆虐的风沙将刚种下的牧草连根拔起,他们就用草方格防风固沙、涵养水分,方格里种上梭梭等耐旱植物,建立起挡沙树林;沙漠里没有土壤,他们就用牛粪铺地,让牛粪里的水分混合沙子后形成胶质,把“一盘散沙”变成更适宜种植的土壤。

初步改良后,通过种植沙打旺、毛苕子等植被作为绿肥,改良盐碱化土壤;再种植紫花苜蓿、玉米和油葵,其可以作为奶牛饲料,而牛粪会被收集起来制成有机肥,反过来会提升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性能。

历经14年,投入75亿元,种植9700万株沙生树木,沙漠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2%提高到5.5%;

33座牧场拔地而起,建成9座有机粪肥发酵厂、1座生物有机肥加工厂,牧场粪污100%还田,22万亩沙漠成为优良草场。

在磴口县,全球首创的“草—畜—肥—田—草”种养加一体化沙漠有机循环产业链,为更多沙产业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和样板。

2022年,这一可持续发展的生动样本还作为优秀案例入选了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企业碳中和路径图》。

科技创新助力点沙成金、绿富同兴

产业治沙不能只凭借苦干,还需要科技创新的力量加持。

在一个种满燕麦草的草圈里,记者看到一个巨大的自动灌溉喷淋设备。

同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从播种、灌溉到收获等各个环节都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工作人员只需要点点手机就可以对草圈进行管理,一名工作人员可以管理500亩的草圈。”

自研深松机、浇灌机,沙漠中农业智能装备的“黑科技”加速了有机牧草生产。在牧场里,智能装备不仅让奶牛吃得有机、住得舒心、身体更健康,生产更高品质牛奶,还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走进牧区,奶牛或在牧草前大快朵颐,或在牛棚里避暑消夏。棚内风扇和喷水系统会在环境温度达到18摄氏度后,自动开启降温模式。

当奶牛去挤奶时,牛粪被机械设备清理一空,转运到堆肥场等待发酵处理。为进一步减少堆肥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2022年,蒙牛旗下现代牧业与中国能建合作的RNG可再生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正式投产,实现了从“粪污治理”向“清洁增效”的绿色转型,在粪污治理和能源综合利用环节至少降低碳排放40%。

治沙也要致富。按照治沙与致富同兴的思路,磴口县积极打造“有机之旅”等旅游活动品牌,来访游客可以近距离了解有机环境、有机种植、有机养殖、有机加工产业模式。

优质牧草种植让磴口县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沙产业发展之路。

李志雄介绍说,2023年,全县饲草种植面积将达45.8亩,占巴彦淖尔市的26.9%。磴口县还将投资60余亿元,实施中阿“一带一路”草畜一体化产业示范园项目,让沙产业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从遍野黄沙到满目绿洲,乌兰布和沙漠蜕变的背后,是磴口县探索出的一条政府政策性引导、企业产业化经营、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的防沙治沙新路。

◆本报记者文雯